日期:05-07 10:23
有的时候自己不方便露面暗地里找人打架斗殴的,这种行为属于教唆犯,那么,教唆指使他人致使受伤要怎么处罚?接下来由小编为您解析这一相关方面问题,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,欢迎到本站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专业领域的问题解析。
一、指使他人打人怎么判刑
1、指使他人打人的,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。教唆他人犯罪的,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。
《刑法》第二十九条 【教唆犯】教唆他人犯罪的,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。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,应当从重处罚。
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,对于教唆犯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2、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
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犯前款罪,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二、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区别
1、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,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。故意伤害,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,表现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,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。而一般的殴打行为,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,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。当然,殴打行为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并非绝对,而只能是相对而言的。例如,朝人鼻子打一拳,有可能造成鼻青脸肿的后果;用手撕一下,也可能造成表皮损伤。但这种行为都不属于犯罪,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,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。
2、需要指出,有时殴打行为与伤害行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没有什么区别。例如拳打脚踢,有时只造成轻微疼痛或一点表皮损伤、皮下出血,有时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死亡。那么,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甄别行为人的行为的性质呢?不能仅以后果为标准,则不能简单地认为,造成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死亡结果的就是故意伤害罪,而没有造成伤害的就是一般殴打行为。而应符合全案情况,考察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因素,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,是有意伤害他人,还是只出于一般殴打的意图而意外致人伤害或死亡。司法实践中尤其应当注意的是,不能把凡是打一拳、踢一脚造成后果的行为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。
案例
因村里鱼塘承包一事不顺,阳某对同村村民李某怀恨在心,叫人将李某打伤。2017年2月16日,李某一纸诉状将阳某告上法庭。近日,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阳某赔偿原告李某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误工费、手机损失等费用共计8609.55元。
2017年1月24日中午,李某莫名遭到从一辆遮牌面包车上下来四个人的殴打,四个人打完后驾车逃走。李某多处被打伤,随身携带的手机也被砸坏。随后,李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,派出所查明,被告阳某因承包鱼塘一事对李某怀恨在心,临时纠集他人,并教唆他人将李某打伤。审理过程中,阳某对其教唆他人将李某打伤的事实没异议,对派出所调查笔录没有异议。李某的伤经某鉴定中心鉴定为轻微伤。
法院经审理认为,公民的健康权及财产权依法受法律保护,违法侵害公民身体或财产造成伤害的,应当赔偿其损失。阳某教唆他人殴打李某,致使李某身体受伤,财物受损,其行为已损害原告健康权和财产权,应当与打人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,由于李某仅起诉阳某,没有起诉打人者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第九条第一款之规定,判决教唆者阳某承担上述赔偿责任。判决作出后,原、被告均未上诉。
法律链接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
第九条 教唆、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,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。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知道,指使他人打人的,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。教唆他人犯罪的,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。如果有什么问题,您可以找相关律师帮忙处理,以上就是相关知识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。